掃描上手機版
看賞詩詞網
折楊柳歌辭二首
作者:佚名
其一 遙看孟津河, 楊柳郁婆娑。 我是虜家兒, 不解漢兒歌。 其二 健兒須快馬, 快馬須健兒。 蹕跋黃塵下,(蹕-畢換必) 然后別雄雌。▼
原文:
瑯邪王歌
新買五尺刀, 懸著中梁柱。 一日三摩娑, 劇于十五女。▼
企喻歌二首
其一 男兒欲作健, 結伴不須多。 鷂子經天飛, 群雀兩向波。 其二 男兒可憐蟲, 出門懷死憂。 尸喪狹谷中, 白骨無人收。▼
楊柳歌
作者:庾信
河邊楊柳百丈枝,別有長條踠地垂。 河水沖激根株危,倏忽河中風浪吹。 可憐巢里鳳凰兒,無故當年生別離。 流槎一去上天池,織女支機當見隨。 誰言從來蔭數國,直用東南一小枝。 昔日公子出南皮,何處相尋玄武陂。 駿馬翩翩西北馳,左右彎弧仰月支。 連錢障泥渡水騎,白玉手板落盤螭。 君言丈▼
相送
作者:何遜
客心已百念,孤游重千里。 江暗雨欲來,浪白風初起。▼
與胡興安夜別
居人行轉軾,客子暫維舟。 念此一筵笑,分為兩地愁。 露濕寒塘草,月映清淮流。 方抱新離恨,獨守故園秋。▼
臨行與故游夜別
歷稔共追隨,一旦辭群匹。 復如東注水,未有西歸日。 夜雨滴空階,曉燈暗離室。 相悲各罷酒,何時同促膝?▼
與蘇九德別
宿昔夢顏色, 咫尺思言偃。 何況杳來期, 各在天一面。 踟躕暫舉酒, 倏忽不相見。 春草似青袍, 秋月如團扇。 三五出重云, 當知我憶君。 萋萋若被徑, 懷抱不相聞。▼
酬范記室云
林密戶稍陰, 草滋階欲暗。 風光蕊上輕, 日色花中亂。 相思不獨歡, 佇立空為嘆。 清談莫共理, 繁文徒可玩。 高唱子自輕, 繼音予可憚。▼
山中雜詩
作者:吳均
山際見來煙,竹中窺落日。 鳥向檐上飛,云從窗里出。▼
贈周散騎興嗣
子云好飲酒, 家在成都縣。 制賦已百篇, 彈琴復千轉。 敬通不富豪, 相如本貧賤。 共作失職人, 包山一相見。▼
贈王桂陽
松生數寸時,遂為草所沒。 未見籠云心,誰知負霜骨。 弱干可摧殘,纖莖易陵忽。 何當數千尺,為君覆明月。▼
酬別江主簿屯騎
有客告將離,贈言重蘭蕙。 泛舟當泛濟,結交當結桂。 濟水有清源,桂樹多芳根。 毛公與朱亥,俱在信陵門。 趙瑟鳳凰柱,吳醥金罍樽。 我有北山志,留連為報恩。 夫君皆逸翮,摶景復凌騫。 白云間海樹,秋日暗平原。 寒蟲鳴趯趯,落葉飛翻翻。 何用贈分手,自有北堂萱。▼
贈杜容成
一燕海上來, 一燕高堂息。 一朝相逢遇, 依然舊相識。 問我來何遲, 山川幾紆直。 答言海路長, 風駛飛無力。 昔別縫羅衣, 春風初入幃。 今來夏欲晚, 桑扈薄樹飛。▼
答柳惲
清晨發隴西,日暮飛狐谷。 秋月照層嶺,寒風掃高木。 霧露夜侵衣,關山曉催軸。 君去欲何之?參差間原陸。 一見終無緣,懷悲空滿目。▼
關雎
關關雎鳩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 參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 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悠哉悠哉,輾轉反側。 參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。 參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窈窕淑女,鐘鼓樂之。 ▼
定風波·自前二府鎮穰下營百花洲親制
作者:范仲淹
羅綺滿城春欲暮。百花洲上尋芳去。浦映□花花映浦。無盡處?;腥簧砣胩以绰?。 莫怪山翁聊逸豫。功名得喪歸時數。鶯解新聲蝶解舞。天賦與。爭教我悲無歡緒。▼
水調歌頭-丙辰中秋
作者:蘇軾
丙辰中秋,歡飲達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懷子由。 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。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風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高處不勝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間?(何似 一作:何時;又恐 一作:惟 / 唯恐) 轉朱閣,低綺戶,照無眠。不應有恨,何事長向▼
秋懷
作者:歐陽修
節物豈不好,秋懷何黯然! 西風酒旗市,細雨菊花天。 感事悲雙鬢,包羞食萬錢。 鹿車何日駕,歸去潁東田。▼
宿云夢館
北雁來時歲欲昏,私書歸夢杳難分。 井桐葉落池荷盡,一夜西窗雨不聞。▼
沁園春·長沙
作者:毛澤東
獨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頭。 看萬山紅遍,層林盡染;漫江碧透,百舸爭流。 鷹擊長空,魚翔淺底,萬類霜天競自由。 悵寥廓,問蒼茫大地,誰主沉??? 攜來百侶曾游,憶往昔崢嶸歲月稠。 恰同學少年,風華正茂;書生意氣,揮斥方遒。 指點江山,激揚文字,糞土當年萬戶▼
望廬山瀑布
作者:李白
日照香爐生紫煙,遙看瀑布掛前川。 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。▼
卜算子·詠梅
作者:陸游
驛外斷橋邊,寂寞開無主。已是黃昏獨自愁,更著風和雨。 無意苦爭春,一任群芳妒。零落成泥碾作塵,只有香如故。▼
沁園春.雪
北國風光,千里冰封,萬里雪飄。 望長城內外,惟余莽莽;大河上下,頓失滔滔。(余 通:馀) 山舞銀蛇,原馳蠟象,欲與天公試比高。(原馳 原作:原驅) 須晴日,看紅裝素裹,分外妖嬈。(紅裝 一作:銀裝) 江山如此多嬌,引無數英雄競折腰。 惜秦皇漢武,略輸文采;唐宗▼
秋詞
作者:劉禹錫
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勝春朝。 晴空一鶴排云上,便引詩情到碧霄。▼
絕句
作者:杜甫
兩個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。 窗含西嶺千秋雪,門泊東吳萬里船。▼
小石潭記
作者:柳宗元
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,隔篁竹,聞水聲,如鳴佩環,心樂之。伐竹取道,下見小潭,水尤清冽。全石以為底,近岸,卷石底以出,為坻,為嶼,為嵁,為巖。青樹翠蔓,蒙絡搖綴,參差披拂。(佩 通:珮) 潭中魚可百許頭,皆若空游無所依。日光下澈,影布石上,佁然不動;俶爾遠逝,往來翕忽。似與游者▼
湖心亭看雪
作者:張岱
崇禎五年十二月,余住西湖。大雪三日,湖中人鳥聲俱絕。是日更定矣,余挐一小舟,擁毳衣爐火,獨往湖心亭看雪。霧凇沆碭,天與云與山與水,上下一白。湖上影子,惟長堤一痕、湖心亭一點、與余舟一芥、舟中人兩三粒而已。(余挐 一作:余拏) 到亭上,有兩人鋪氈對坐,一童子燒酒爐正沸。見余,▼
七步詩
作者:曹植
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 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(版本一) 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為汁。 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 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(版本二)▼
過零丁洋
作者:文天祥
辛苦遭逢起一經,干戈寥落四周星。 山河破碎風飄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 惶恐灘頭說惶恐,零丁洋里嘆零丁。 人生自古誰無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▼